图录号/艺术家:

林风眠 风景

图录号:3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林风眠 风景
图录号:
30
年代:
艺术家:
林风眠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69.5×69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3944445
USD:504522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拍卖 200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名家西画作品专场 总成交额:2254.01万元 成交率:61%
拍卖时间:
备注:
声 明:
此拍品曾参加1986年日本“林风眠绘画展” (日本西武集团主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后援)。
作者简介:林风眠,初名凤鸣,又名绍勤。广东梅县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赴迪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受业师杨西斯启迪,遂有沟通中西艺术之志向。1925年回国,历任北平国立艺术校长、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院长、国立杭州艺专校长。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协副主席等,文革中受迫害,晚年居香港。
记忆中的《风景》
◎胡西林
 艺术家的记忆神经大多发达,平常的时候并不知道脑子里储存了什么,突然会在某个时候因某些事情的触动,一些记忆就像流水一样从脑子里淌了出来。有的人流淌记忆像江河,汹涌澎湃,有的人则如山泉,细水潺潺……
  黄宾虹晚年因为年事已高,出行远游是一件不方便的事,所以80岁以后他基本收住了自己的两条腿。然而,腿是收住了,心却依然驰骋,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遨游他曾经游历过的山水,然后赋形纸上。这是他晚年山水多以纪游为题的主要原因,美术史上许多重要的黄宾虹作品就是这样留给后人的。
 林风眠也一样,他也是一位向记忆索要素材、并且受记忆的牵引走得很远的一位画家。
  比如他的西湖题材、黄山题材、秋景系列作品乃至他晚年一再画的戏曲人物《宝莲灯》等等,都是在时光倒流中描写他的记忆。记忆里的风景与眼睛里的风景区别在于,一个是审美的、带有画家情感的风景,一个是纯自然的客观风景。林风眠一生经历曲折悲坎,大多的时间是在孤寂与凄凉中度过。所以他画仕女、小鸟、鹤鹭总有一种凄艳之美,而画风景却分外宁静。凄艳与宁静折射了他孤寂的心境,造就了他的气质和审美特徵。
  《风景》是1986年日本“林风眠绘画展”的参展作品(日本西武集团主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后援),据日本西武集团介绍,当年林风眠定此作的创作时间是1965年。这也是一幅记忆中的风景。构图采用林风眠最擅长也是最典型的方形布阵,四周浓重的暗红色将中间黄色的树木并进而将整幅画的中心醒目地凸显出来,明暗鲜明,色彩丰富,笔触粗放老辣如同油画,林风眠将重彩画得如此厚实而凝重,堪称一幅融汇中西的林氏经典之作,但是,作品的视觉表达却依然安谧宁静,意境传达并且驱使着观者与作者一起沉浸到《风景》所营造的宁静的氛围里去。记忆源自1953年夏天的天平山之行,那是一次愉快的写生之旅,数年以后愉快借助斑斓的色彩以宁静的面貌呈现在画家的笔下。这令人十分自然地想起,郑板桥曾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阐述画家的审美过程,即所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林风眠天平山写生归来并不急于表达,而是将天平山风景存入记忆,就像当年他在杭州十年未曾提笔绘一幅西湖题材的作品,而十年之后,他的西湖题材作品自然而然地穿过长长的时间隧道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留在中国美术史上一样。这一过程与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者,林风眠将“眼中之景”幻作“胸中之景”进而“手中之景”的过程中沉淀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记忆真奇妙,不仅过滤风景,也过滤情感。无论悲欣,时间都能将它们幻化成淡泊存于心底发于纸上。当然有前提,画家首先得是一位智者。林风眠睿智而淡定,眼里的风景很美,心里的风景更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