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鉴 1656年作 仿古山水册 册页(十开)

图录号:7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鉴 1656年作 仿古山水册 册页(十开)
图录号:
72
年代:
艺术家:
王鉴
材质:
水墨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画25×18cm×10;书法25.5×18.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4715790
USD:597334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拍卖 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二)专场 总成交额:6587.448 万元 成交率:91%
拍卖时间:
2007年12月19日
备注:
声 明:
(画十开·自题一开)
说明:1.王鉴自题识文。
2.金望乔、景剑泉收藏。徐邦达、萧平审定。
3.册页为瘿木夹板,签条钤有“绿梅邨瘦枝阁景氏印”印蜕。
作者简介:王鉴,字玄照、元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弇山后人。江苏太仓人。王世贞曾孙,崇祯六年举人,八年以荫仕至廉州太守,人称王廉州,十年罢官归,入清不仕。与王时敏为子侄行。工山水,深受董其昌影响,对于北宗董源、巨然尤有心印。善于青绿设色,有其独到之妙。为清代“四王吴恽”之首,亦是娄东派首领。
藏家简介:1.金望乔(?~1867后),字黼廷,号瘦仙,室名观澜阁。江苏金山人,亦署柘湖(今属上海)。博学好古,尤爱金石,精鉴别,所藏商、周、彝器百余种。
2.景其浚[道光至同治间],字剑泉,贵州兴义人,咸丰二年进士,历官编修,内阁学士,咸丰九年出任陕甘学政,十一年任河南学政,同治九年为安徽学士。工书法,好收藏,精鉴赏,曾藏元、明、清名人书画,今均入藏上海博物馆。
王鉴及其《仿古山水册》
◎胡西林
王鉴是明末清初时人,出身在一个背景令人羡慕的家庭里,祖父是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大名鼎鼎的晚明文坛盟主王世贞;父亲王士骐是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大约出身在官宦世家,对仕途便有些无所谓,王鉴本人功名平平,崇祯六年,他36岁才在乡试中考取举人,之后受祖荫任左府都事,继而出任广东廉州太守。然而天生一副文人性格的王鉴其实也不擅仕途,上任不久即遭遇“粤中开采”之事,他挺身而出,以太守之力“力请上台得罢”,企图阻止开矿恶政,却险些引来牢狱之灾,两年后王鉴退隐原籍,再不出仕。这一年正好是他的不惑之年。
从此他潜心绘事,归位于文人了。在晚明的乱世中,既不能“兼济天下”,就只好“独善其身”。即使在数年后多铎率清军攻破常州、无锡、苏州等城之后,他也没有迎降清军,出仕新朝,而是守住清白,继续绘事。他的绘画却因此受益,身为明朝遗老,无处渲泄的亡国之恨令他在故纸堆里寻找寄托,而大量临摹古画,不仅夯实了他的传统功夫,也暗合了明朝遗老的民族情结。所以,他“从董巨入手广泛吸收北宋范宽、江贯道以至五代荆浩、关同等,南宗北宗,无所不学,打下深厚的基础,进而优游于元四家倪云林、黄子久、王叔明、吴仲圭之间 ”(蔡星仪《王鉴艺术论》),他的多数“仿”、“摹”、“橅”、“拟”作品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他也因此与王时敏一起并列清“四王吴恽”之首,在美术史上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
此册10开《仿古山水册》作于1656年,王鉴59岁时。水墨纸本,纵25厘米,横18厘米。十开山水,从董巨开笔,溯源南宗北宗,兼及元四大家。这与王时敏不同,尽管他们画学同宗,但是王时敏由董巨入手,晚年却是独钟黄公望,先博后专;王鉴则以董巨为根底,广涉诸家,借此磨练自己的艺术功底,并竭力营造融合的笔墨风格,从而形成多样面貌。叔侄二人同源异脉、共树分条,艺术历程不一样,以致晚年在画学主张上分道扬镳。这本《仿古山水册》展示的正是王鉴的多样画学面貌。其实王鉴所谓仿各家山水,吃百家饭是实,丘壑与笔墨传达的还是自家胸境。
王鉴艺术天赋极高,又是性情中文人,且看是甚么原因驱使他画下这本册页的:丹青一派,自吴中文沈、华亭董宗伯后,几作广陵散矣。近时惟吾娄太原乔梓、延陵伯仲得传正脉,予每见其所作,即欲焚弃笔砚。但习气未除,见案头笺素便涂抹满纸,知不免为法眼捧腹,右古十帧,不敢求形似也。丙申冬十二月王鉴识。
这是册页最后王鉴自题的跋识。
59岁时的王鉴,早已画名远播,坐在了高高的清初画坛领袖位置上,他是传统派画家,对传统山水自文徵明、沈周、董其昌之后几成绝响而存忧心,故在见到太原父子、延陵兄弟(不能确指,应该是董其昌裔孙)所作山水后,欣喜得让他自惭,恨不得“焚弃笔砚”,但终因“习气未除”,取出案头笺素涂抹成册。寥寥数语,一个视己若无、见贤思齐的王鉴跃然纸上,谦谦一大家也!
此册传承有序,350年来先后至少被三位大家收藏鉴赏。清道光年间归藏江苏金山(亦署柘湖)金望乔之观澜阁,金望乔乃工诗擅书的著名鉴赏家,字黼廷,号瘦仙,他得藏此册,小心翼翼地在每一页上钤“瘦仙审定真迹”印,并在末页钤“金瘦仙青箱长物”、“柘湖金氏观澜阁秘籍图书”、“金望乔瘦仙父收藏金石书画钤记”印。后传归咸丰二年进士,历官编修、内阁学士的贵州信义人景其浚收藏,景与潘祖荫同朝为官,与潘祖荫一样,也好收藏、精鉴赏,曾以收藏《元人行书卷》、《祝允明、文徵明、王宠行书诗合卷》、《恽寿平临张中桃花山鸟图》、《石涛芝松图卷》等而著名,他在册页上钤“黔南景剑泉收藏书画私印”。徐邦达先生更是擅山水、精鉴赏,他是继吴湖帆之后的鉴定大家,对“四王”山水研究颇深,经他鉴别的王鉴真迹不在少数,当年他见到此册时法眼生喜,前后三次钤下“邦达审定”、“徐邦达九十后审定印”,此册难能可贵,由此可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