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陈逸飞 1984年作 运河人家

图录号:57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陈逸飞 1984年作 运河人家
图录号:
571
年代:
1984年作
艺术家:
陈逸飞
材质:
布面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76×10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 2009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专场名称:
名家西画及雕塑专场 成交额:5,686.80 万元 成交率:86.55%
拍卖时间:
2009年12月18-21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chenyifei 84
说明:附美国哈默画廊(Hammer Galleries)作品保证书。
陈逸飞,1946年生于浙江。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任油画组负责人。20世纪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曾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多次个展。1985年作品《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
主要艺术活动:
1989-1990年 “陈逸飞个展”,日本。
1992年 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办个人回顾展。
1996-1997年 “陈逸飞回顾展”,上海,北京。
“陈逸飞个展”,英国。
1997年 “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9年 “‘跨世纪’个人画展”,纽约。
2000年 “现代雕塑回顾展”,法国。
望 乡
—陈逸飞油画作品赏析
如果说梵高醉意于向日葵的热烈灿烂,拉斐尔沉浸于西斯廷圣母的端庄娴雅,那么对陈逸飞而言,江南水乡可以说寄托了他最深远、最诗意的艺术乡愁。静谧的流水,古朴的石桥,烟色中渐行渐远的渔舟……陈逸飞在描绘着自己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沉淀历史、追忆往昔的诗意空间。对西方人而言,陈逸飞笔下的江南古镇承载着他们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向往和追溯;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昔日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在忙碌中淡出了生活的主流,悠然闲适的古镇生活已日益成为旅游经济的一部分,它们如今已经成为浮华喧嚣的时代热潮中的点缀,支撑着它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态度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如此一来,如果今天还有人怀着与画家类似的乡愁,他们也将和外国游客一样失望而叹惋。幸好我们还有艺术,还有作品,它们庶几可以给饥渴的灵魂些许慰藉。这或许也是陈逸飞笔下的江南水乡能真正感触人心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初,赴美留学的陈逸飞在好友杨明义的提议下开始进行水乡题材的油画创作。1984年,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的《故乡的回忆》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购下,赠送给邓小平,一时令陈逸飞声名大振。此次付拍的《运河人家》与上述作品创作于同一年,是陈逸飞水乡题材中的颇具现实主义风味的一件佳作。该作附有美国哈默画廊(Hammer Galleries)出具的真品保证书,后为美国一藏家购入,此后未曾在大型拍卖会中露过面。陈逸飞运用他最擅长的细腻浑厚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场景—在日暮归渡的渔船上,身着红衫的妻子蹲坐船头,手中还进行着劳作;少不更事的孩子背身坐于船中,却忍不住扭转头看着前方;年轻的父亲躬身摇橹,欸乃声依稀可闻—这个完整的侧面视角在陈逸飞同题材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如果说他的大部分水乡题材作品更倾向于诗意,那么这件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现实的意味。临岸的民居在画家的精心摹画下泛着水乡特有的润泽,白墙、黑瓦、石阶,与前景中的渔家三口融合无隙。尽管是写实的,陈逸飞依然赋予了这个平凡的瞬间以诗性的节律。
另一件同题材佳作《水乡回望》是陈逸飞2005年应友人之邀创作,此后他便赴上海拍摄电影《理发师》,不幸猝然离世,这件作品也因此可以看作是陈逸飞的绝笔,收录于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情系江南—艺术家笔下的江南水乡》。画面以河为界,在日光的斜照下,左右两岸呈现出不同的冷暖主色,并沿着河道一路呼应延伸,体现了画家对光色的娴熟把握;整幅画面着色厚重、情绪饱满,具有强烈的印象派风格。(杨柳)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