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二〇一七年春季拍卖会>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1973、1977年作 俞平伯 致刘叶秋、马士良有关俞樾等信札二通
图录号/艺术家:

1973、1977年作 俞平伯 致刘叶秋、马士良有关俞樾等信札二通

图录号:256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1973、1977年作 俞平伯 致刘叶秋、马士良有关俞樾等信札二通
图录号:
2562
年代:
1973、1977年作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6×19cm;24.5×17.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一七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7月15日至7月17日(周六至周二)
备注:
声 明:
著录:《俞平伯年谱》P403,孙玉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信笺二通二页
识文:
1.叶秋仁仲:会稽刻石跋文尚有可商处,须改正。写作总非易事。杜诗蒙诵,足下如喜之可录副自存,将原草还我即可,如此可省工夫。我近况安好,亦不甚忙,双钩摹秦已为书跋语数行。匆候文祺。平伯顿首,三月九日晨。
2.籋云仁兄惠鉴:承念致问,良感。附赠抄写联语多种,大半未读过,谢谢。先曾祖自挽,舍下尚存原写对联,墨华黯淡,又未便张挂。孙髯翁长联脍炙人口,而阮之改本昔所未闻。阮公名家,乃亦未能免俗耶。前呈跋语有两处须改正:(1)“十年已长”,以已字通。而查《礼记》,原文当作“以”;(2)末段“不谓言犹在耳”,原脱“谓”,请补入。另纸抄写对联附上,希詧阅。余容迟日晤谈。不一。敬颂秋安。弟平顿首,十、十八。
说明:俞平伯学生刘叶秋、友人马士良上款。
俞平伯此二信,关乎其曾祖父俞樾、友人王伯祥、俞氏晚年手笔,分别作于“文革”中1973年及刚刚结束后的1977年。
马士良上款信札著录于《俞平伯年谱》。在信中,俞氏谈到俞樾自撰挽联尚存俞平伯处,但“墨华黯淡,又未便张挂”。同一信中,俞氏对“前呈跋语”作两处改正。从内容看,当系俞氏跋《甪直闲吟图》文。此画为俞氏友人王伯祥之子王湜华所藏。跋文中详述俞、王二人的交情。此外,信中亦道及阮元改孙髯翁长联的趣事。
刘叶秋上款信札,则可与刘氏《从惠园到南沙沟——记与俞平伯先生的文字因缘》互相参看。写信当年(即1973年),俞平伯整理俞樾所摹《会稽颂》残篆两种,自为跋语。刘氏得知后,将自己所知函告俞氏,使得俞氏对跋文进行修订,是以信中写道“会稽刻石跋文尚有可商处,须改正”。另一方面,刘氏从俞氏处借得俞樾摹本,进行双勾摹写,俞氏遂为刘氏摹本“书跋文数行”。此跋文内容为:叶秋重摹精审,跋语另册,兼留副墨,以广其传,感其惓惓之意甚盛!岂唯文字因缘,令人长忆三十年前惠园共学时也。

作者简介:俞平伯(1900~1990),乳名僧宝,名铭衡,字平伯,号古槐居士,浙江德清人。俞曲园曾孙,俞阶青之子。著名作家。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重要诗人。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
上款简介:
1.叶秋(1917~1988),原名桐良,字叶秋,以字行,号峄莘,北京人。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解放后,曾任《辞源》修订本副主编、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2.马士良[现代],字籋云,满族,马佳氏,文人。清室内务府大臣绍英之子。着有《马佳氏源流考》、《绍太保公年谱》、《北窗随笔》、《旧京杂咏》等。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