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傅抱石 《中国美术论丛》完整未刊稿本

图录号:357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傅抱石 《中国美术论丛》完整未刊稿本
图录号:
3575
年代:
艺术家:
傅抱石
材质:
线装本 一册
作品分类:
尺寸:
25.5×17.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二一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2022年1月21日 - 1月23日 (周五至周日)
备注:
声 明:
其中两篇著录 :1. 《文化建设》第12期,民国24 年。 2. 《国闻周报》第32、33期,民国25 年。 参阅:《傅抱石著述手稿》,南京博物院编,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 说明:此为傅抱石《中国美术论丛》完整稿本,计236页,为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傅氏著作稿本。其中,《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1935年刊载于《文化建设》第12期,《郎世宁传考略》1936连载于《国闻周报》第32、33期。其余三文未见发表。 此作是傅抱石有关美术理论、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研究成果,含傅抱石翻译手稿《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天龙山石窟造像考》《辽代壁画论》《郎世宁传考略》《中国文样之特质》文稿5种,序文5页,有多处毛笔、红笔、铅笔修改。书中原拟配插图等四十多帧,此件誊写完毕拟交正中书局出版未果。 《中国美术论丛》为傅抱石翻译其老师金原省吾及石田干之助等日本学者有关中国美术研究成果合辑,如其序言,“近岁日本学者,基于海外流入之新资料,及频繁之调查考古所得,于我国美术之研究,创获极多。余曩者,残篇断简,略有探求。因选五篇汇为一辑,曰《中国美术论丛》。窃以诸篇皆精心结撰,其裨益非浅鲜也。” 1933年,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师从日本史学泰斗金原省吾。其时国势已衰而导致大量艺术作品流失海外,国内美术史研究落伍,而中国美术史的近代研究风气却是由日本学者开创,傅抱石痛心于此,开始翻译金原省吾《唐代之绘画》《宋代之绘画》等美术史论著作,从此开始了对中国绘画史更为专业和系统的研究。 《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是金原省吾《东洋美术论》的第一章译文,1935年傅抱石翻译并在《文化建设》上刊载。此文从中国审美的本质“国民性”的“天、老、无、明、中、隐、淡”七个方面研究传统“艺术思潮”,分析中西绘画差异,是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专论。 《天龙山石窟造像考》原文作者为日本佛教学者小野玄妙,刊于《大乘佛教艺术史之研究》,1926年杨志章翻译此文并发表在《学林》第4期,1935年太虚法师弟子谈玄再翻译刊于《海潮音》第8期。此件为傅抱石翻译版,未见刊载、著录。 《辽代壁画论》为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之作,原文刊于《国华》第41期,1932年《再探满蒙》译之。此件为傅抱石翻译版,未见刊载、著录。 《郎世宁传考略》原文作者为日本汉学家石田干之助,1933年贺昌群翻译并刊于《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傅抱石再翻译并连载于《国闻周报》第32、33期。 《中国文样之特质》为日本学者安田禄造之作,1931年7月发表于《启明会》第四十二回讲演集《支那的工艺》第三篇。此件为傅抱石译文,未见刊载、著录。 作者简介:傅抱石 ,原名瑞麟,自号抱石,江西新喻人。1926年毕业于南昌第一师范学校,后去日本留学,归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等职。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