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2014~2015年作 敦煌·伎乐天 漆画

图录号:65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2014~2015年作 敦煌·伎乐天 漆画
图录号:
652
年代:
2014~2015年作
艺术家:
许剑武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80×8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福建东南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化境——当代漆艺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0月30日
备注:
声 明:
款识:剑武许许剑武
1975年生于福州闽侯。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特邀委员,福建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8年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
主要参展有2004年《秋日里》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中国美术馆)、2005年《绿依旧》参展“厦门2005‘中国漆画展”(厦门工人文化宫)、2007年《大吉祥》获“第二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广州艺术博物院)、2007年《千秋岁》获“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凤凰奖(厦门美术馆)、2010年《敦煌系列之一、之二》获邀“首届福州漆画学术邀请展”(福州南后街)、2010年《蹴鞠图》、《倚晴空》获邀“福建省美协首届漆画艺术委员会作品展”(福州南后街)、2011年《天界》、《秋水无声》、《敦煌系列之三》获邀“艺术福建.光耀海西——2011首届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提名展”(福州画院)、2012年《山行图》获邀“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委员新作巡回展”(泉州文庙)、2013年《迅》、《变》、《佛》、《游》、《升》获邀“大漆世界:源.流——2013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湖北美术馆)、2014年《秋日里》获邀“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福建省博物院、中国美术馆)、2016年立体作品:《漆与生活》、《无纹系列》获邀“漆语时代——2016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福州漆艺术研究院)、2016年脱胎作品:《山》、《水》、《舟》获邀“大漆世界:时序——2016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湖北美术馆)。

剑武与他的《敦煌》系列
文/吴淑芳
剑武关于《敦煌》系列的漆画创作一直持续了好些年。在这些年间,我目睹了他的执着、固执、沉稳和汗水。看着他在日复一日的动手实践中,默默地前行,我知道他正在走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在这样的路上,一种义无反顾的坚定渐渐成为他性格的缩影。
许多年的沧桑,敦煌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也必然衍生出各种形式的艺术探索。剑武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敦煌》系列的形式来表达,我想他是在寻找传承与创新的可能。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学无止境,也在尝试“学”与“用”结合的最佳方式。他以一种全新探索的技法体现了这种可能。
开裂的肌理、斑驳的画面效果打破了图像原有的模式,又很好地诠释着沧桑的韵味,而漆味才是追求的本意。这种全新技法的形成,与剑武在高中时代就深入学习过书画装裱、篆刻,以及后来的漆艺地底制作、对大漆自身语言的探求,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大漆的各种可能性也正是在这样独特的尝试中,逐渐被发现。
当作品《千秋岁》(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最高奖凤凰奖)以这样的形式被创作出来后,当时的评委们曾在一起探讨过这个技法是怎样形成的,最终也没有一个结论出来。因为在这之前确实没有人有过这样的尝试。此后剑武又不断溶进新的想法,他对漆的理解渐渐形成自己的视角。策展人、漆艺家陈勤群老师第一次来工作室,就对这种创新的技法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他说他跑了全国几十所院校,走过很多漆艺家的工作室,剑武这样的做漆方式却是第一个见到。
很多人来工作室,大多会不约而同说一句,你们这很安静、舒服。我想安静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生活方式吧,一如剑武做漆的态度,安安静静地动手、思考,不断尝试。
正如剑武所说,《敦煌》只是他对漆理解的表达方式之一,追本溯源,他试图寻找的其实是在大漆华丽的表面下,隐藏的更纯粹、内敛、深沉的另一面。而这样的寻找,需要的正是一颗沉稳的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