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蔡元培 致陈垣有关介绍李煜瀛讨论中法大学、勤工俭学诸事的信札
图录号/艺术家:

蔡元培 致陈垣有关介绍李煜瀛讨论中法大学、勤工俭学诸事的信札

图录号:44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蔡元培 致陈垣有关介绍李煜瀛讨论中法大学、勤工俭学诸事的信札
图录号:
449
年代:
1922年1月19日作
艺术家:
蔡元培
材质:
信笺 一通一页
作品分类:
尺寸:
25×15.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周四至周六)
备注:
声 明:
为保护文献完整性,陈垣上款信札,图录号Lot441-Lot595先以整体标的拍卖,整体标的拍卖时的图录号为Lot440,估价RMB18,000,000-28,000,000,如整体标的未成交,再单标的分开拍卖,起拍均无底价。”

识文:圆庵先生大鉴:足疾未愈,尚不能走访,至歉。顷有启者,关于中法大学、勤工俭学生、工艺传习所等事,欲请教左右者甚多。特请敝友李石曾君诣尊处晤罄,敬为专函介绍,并祝公祺。蔡元培敬启,一月十九日。 出版:1. 《陈垣先生往来书札》P16,陈垣等著,陈智超编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2年。 2. 《陈垣来往书信集》图版页10,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著录:3. 《陈垣往来书信选》P22-23,陈智超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 《蔡元培书信集》上P515,高平叔、王世儒编注,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陈垣年谱配图长编》P112,刘乃和、周少川等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 6. 《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P51,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说明:陈垣上款。 此系蔡元培为介绍李煜瀛拜访陈垣所作信札,意在探讨中法大学校务、留法学生勤工俭学及工艺传习所诸事,时在1922年1月19日。信件见证了中法大学和勤工俭学运动继得到孙中山广州军政府支持后,又得到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扶助(陈垣时为教育部次长),从而茁壮发展,周恩来、邓小平等进步学生亦藉助此机会赴法留学,获取到欧洲的革命新知。 作此信时,中法大学和勤工俭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筹划在比利时和北京西部,分别成立晓露槐工业专修馆和碧云寺小学。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南方军政府的资助已捉襟见肘,亟需教育部和署理次长陈垣的支持。蔡元培1917年即邀李煜瀛赴北大担任生物学系教授。二人在京成立华法教育会和留法俭学会,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中法大学,并在全国各地成立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得到孙中山和广州军政府的支持后,在法国里昂建立中法大学海外部。 蔡元培留德和李煜瀛留法时便是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先行者。李煜瀛1902年随清末驻法公使孙宝琦留法时,便与吴稚晖、张静江在工读过程中接触到无政府主义,成立世界社,从而加入同盟会结识蔡元培。可以说,勤工俭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摇篮,而蔡元培、李煜瀛则居首功。 信中另及“工艺传习所”,系清末工艺局下设立的手工业工厂,在直隶、山东普遍开设。辛亥后,工艺传习所由官办所有逐渐发展为私人资本主义性质。蔡元培、李煜瀛试图将工艺传习所培养技术工人的模式移植到勤工俭学运动中,故在此与陈垣进行探讨。 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笔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号扩武,河北高阳人。晚清军机大臣李鸿藻的第三子,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并担任院长,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