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艺术网>拍卖频道> 西泠拍卖>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王 謇 新中国成立后致陈垣有关出版和治学等信札十三通
图录号/艺术家:

王 謇 新中国成立后致陈垣有关出版和治学等信札十三通

图录号:58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 謇 新中国成立后致陈垣有关出版和治学等信札十三通
图录号:
582
年代:
1950至1960年作
艺术家:
王謇
材质:
信笺 十三通十九页
作品分类:
尺寸: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
拍卖时间:
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周四至周六)
备注:
声 明:
为保护文献完整性,陈垣上款信札,图录号Lot441-Lot595先以整体标的拍卖,整体标的拍卖时的图录号为Lot440,估价RMB18,000,000-28,000,000,如整体标的未成交,再单标的分开拍卖,起拍均无底价。”

著录:1. 《陈垣来往书信集》P305、778、780、784-787、798、803、810、811,陈智超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 《陈垣年谱配图长编》P328、747、758,刘乃和、周少川等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 2. 《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P289、712、725、726、728、729、732-735、844、860、861,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说明:陈垣上款并批注。其中,包赉信中有陈氏注“储一九四二、二、六卒”。 此为金灿然、曹聚仁、包赉、陈乃乾、王謇建国初期论学信札一批,共13通19页,围绕著作出版、文献校勘、学人景况、院系调整等内容而作,涉及尹炎武(石公)、胡文楷、陈奇猷、储皖峯、《册府元龟》《元典章校补释例》《贾似道二三事》《旧五代史》等。集中作于1952至1956年间。 具体包括:包赉7通11页、曹聚仁2通3页、陈乃乾2通2页、金灿然1通2页、王謇1通1页。 陈乃乾、金灿然信围绕出版《影印〈册府元龟〉》而作,兼及《旧五代史》,时在1959年,陈垣任北师大校长。二书均为陈垣晚年学术重心所在。在信中,陈乃乾谈到“《册府元龟》卷首署名”问题,请教胡维霖与胡尔慥是否为同一人,并催促陈氏及早完成“《册府元龟》补文”校写工作。同年,陈垣作《影印本册府元龟序》,而该书于次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信中所及胡维霖、胡尔慥亦非为一人。另,信中谈到胡文楷“寄来《旧五代史》佚文数则”“乞赐审核”。因陈垣治五代史多年,成果丰硕,是以向其请教。现在通行的《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出版)即由陈垣及其弟子柴德赓、刘乃和等负责整理点校工作。陈氏于1961年正式开展这一工作。金灿然谈及收到陈垣所作序文,并介绍出版情况以征询陈氏意见。金灿然时任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该书于次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信中,金氏写道“序文说明八点,均有必要;其中指出宋明两本互有轩轾,足以祛除今日读者崇宋非明的成见,尤为重要”,表示对陈氏序文的赞赏。另,金氏就书籍编纂体例、印刷事宜等征询陈氏意见。据《陈垣年谱配图长编》载,1959年6月26日,金灿然来函,收悉《影印〈册府元龟〉序》。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9年第四期,是年6月,陈垣为中华书局影印《册府元龟》撰写《影印明本〈册府元龟〉序。序文分析了《册府》在清季以前不为人所重视的原因,指出该书的内容和价值,并以清人卢文駋等认为“无从考补”的《魏书·乐志》缺页其实存于册府等事实,说明此书对考史补史的作用。序文又根据傅增湘、陆心源对《册府》的校勘,进行考核辨误,指出宋刻、明刻各有长短。 曹聚仁论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者景状的信札二通,分别作于1960年4月8日、6月11日,作于二人订交之初。据信,曹氏于4月7日从友人处得知陈垣正寻“孟子微”的文章。而曹聚仁1959年在香港办《循环日报》等报纸,“孟子微”即其笔名之一,故致信陈氏并附剪报文章。信中言“我和先生是不相识的”,故可知此番为二人首次通信。信上又及陈垣“校雠之学”以及胡三省,当指陈著《通鉴胡注表微》。第二信是对陈垣6月3日来信的覆函。陈垣于信中称赞曹氏之文为“大言”,故曹氏自谦系身为新闻记者,“强不知以为知的”,并自述自己于海外近十年的写作经历,且随信寄送自著书籍数本及近刊予陈垣指正。曹氏在信中所谈海外学者“每天得写五千字,每月十五万字,一年就有百八十万字”的作风,与陈垣等传统学者费数十年心力以著述的做法大异其趣,从中可管窥报刊等后期的媒介对写作方式的巨大影响。 王謇此信因感谢陈垣赠书而作,并简述了解陈垣的经过,兼致谢意和濡慕之忱,时在1956年2月6日。据信可知,王謇早年任职震旦时,从同事、陈垣弟子陈奇猷处听说陈垣,后多读集刊报章所载陈垣文章,近年更是常从尹石公处饱闻陈垣“至道弘文”“钦仰益深”。此番尹石公分赠陈垣所寄著作,王氏遂作此感谢信,并请陈氏异日不吝赐教。陈奇猷(1917~2006),广东韶关人,学者。辅仁大学毕业,曾任上海震旦大学文理学院、光华大学、诚明文学院教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特约编审。主要从事《韩非子》《吕氏春秋》研究。 包赉晚年论学书札七通,围绕校勘《元典章校补释例》错漏、撰写《贾似道二三事》而作,重点在讨论宋元变革之际的历史及元史相关文献的校勘等,时在1952年至1954年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垣潜心治学、汲引后学的明证。兼及1952年院系调整和储皖峯等。信中并含包赉简历和诗文。参照《陈垣来往书信集》,知包赉去世前三个月尚在与陈垣讨论《贾似道二三事》相关事宜,是以这批信亦是其生前最后的论学信札。从二人结识,至包赉去世,陈、包二人从未见面。1951至1955年,数年间,陈垣仅仅凭借包赉所作之文加以详细指导,确可见其爱才之心。在信中,包赉通过“《元典章校补》和《释例》对读”,指出《元典章校补》举出该书错漏129条。陈氏于同年7月22日回信中表示,包氏校对参照书籍有误,应以沈刻《元典章》与《释例》对勘,并附包赉所列勘误中“确实必需改正者31条”回寄。另,信件多谈到撰写《贾似道二三事》,系包氏撰稿后,向陈垣求教,由此往来探讨而成。对于陈垣指出错误,包氏在接受的同时,又对部分疑点提出探讨。为感谢陈垣指导学问,包赉曾寄上“屠隆草书立轴一幅”,为陈垣寄回。 作者简介:1. 陈乃乾(1896~1971),名干,字乃干,浙江海宁人。曾任大东书局编辑、开明书店编辑。建国后任上海市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1956年至北京任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编辑。著名学者、藏书家。 2. 金灿然(1913~1972),原名金心声,著名编辑出版家,山东济宁人。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建国后曾先后任职于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部门,历任秘书主任、办公室主任、图书期刊副司长、出版局局长等职。1958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曾主编《人民日报》副刊《图书评论》。 3. 曹聚仁(1900~1972),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浙江兰溪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曾报导淞沪战役。著有《鲁迅年谱》《鲁迅评传》等。 4. 王謇(1888~1969),字佩诤,号瓠卢,江苏苏州人。早年就读东吴大学,师从章太炎、吴梅等。善治周秦诸子,长于版本目录、金石之学。所藏乡帮文献、清人词集、金石拓片甚丰。历任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群书校释》《海粟楼书目》《新莽金石列目》等。 5. 包赉(1898~1955),字仲修,浙江三门人。中国公学文史系毕业,曾任浙江通志馆分纂。当时为宁波市第三中学教员。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